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第四十三章推进教育现代化
   

第四十三章  推进教育现代化

坚持优先发展、育人为本、提高质量、促进公平,深入实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,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,建成国家民族教育示范区和面向东盟的教育国际交流合作高地。

第一节  普及十五年基本教育

大力发展学前教育,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,加快建设公办幼儿园,鼓励多元普惠幼儿园发展,加强设区市城区公办幼儿园建设,每个县城建设1所以上公办幼儿园,乡镇政府所在地建设1所中心幼儿园。均衡发展义务教育,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,办好必要的教学点,重点建设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,实现乡镇全覆盖。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,实施高中阶段教育突破发展工程,推动多元化特色化优质化发展。办好特殊教育。畅通继续教育、终身学习通道,建设学习型社会。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,加大城乡教师交流和校长轮岗力度,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。科学规划学校布局,优化教育资源配置,扩大城区学校的办学规模和容量。到2020年,力争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%,义务教育巩固率95%,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0%

第二节  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

加快建设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,构建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、中高职衔接、职教普教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,培养一支数量充足、结构合理、素质过硬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。优化职业教育布局,推进一批职教园区、示范职业院校、特色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。建立中职、高职、应用型本科、专业学位研究生相衔接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通道。把教师进修、农业技术、扶贫开发、农民工就业、新型职业农民等培训纳入市县中职体系,增强市县中职吸引力。建立普通本科院校、高职院校等学分转换、学习成果互认制度,实现高职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一半左右。支持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。加强“双师双能型”教师培养,完善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。扩大与东盟国家职业教育合作。

第三节  创新发展高等教育

坚持分类建设、突出特色,实施高等教育强基创优计划,优化学校和学科专业布局,创新人才培养机制,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,提高教育质量,推动内涵式发展。提高高校水平和创新能力,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和国内同级同类一流大学,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。强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,加快建设高校科技创新基础设施、教学实践基地、实训基地和大学科技园区,创新协同育人模式,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。力争把广西大学建成特色鲜明、国内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。支持条件成熟地区发展特色教育园区,加快建设北部湾大学和南宁教育园区。到2020年,每十万人在校大学生数达2500人。

第四节  增强教育发展活力

全面实施素质教育,深化考试招生制度、教育教学、办学体制等改革,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,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,发展远程教育,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,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。坚持教育资源配置向革命老区、少数民族集聚区、边境地区、贫困地区倾斜,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状况,推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,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学杂费,免除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普通高中学杂费。完善资助方式,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。积极发展大学智库。扩大教育开放合作,加强面向东盟的教育培训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建设,发展留学生教育,建设东盟研究基地。

 

专栏29  教育发展重点工程

学前教育: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,扩大优化学前教育资源,2020年解决入园难问题。

义务教育:实施“全面改薄”、学校标准化和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,消除大班额、大通铺现象,2020年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。

高中阶段教育:实施高中阶段教育突破发展工程,优化学校布局,每十万人口建设一所普通高中,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。

职业教育:建设100所中职、20所高职示范院校,南宁、柳州、桂林、崇左和贵港西江职教园区。以及一批中高职院校实训基地项目。2020年在民族地区率先建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。


高等教育:实施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和强基创优计划,支持广西大学建设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,支持一批高校建设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,开展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试点。

教师队伍建设:实施乡村教师支持、中小学教师支教、高校示范专业办学能力、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等计划和高校高层次领军人才引育工程。2020年形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。